29

2018

-

09

在徐校长追思会上的讲话——刘顺才

作者:


同志们: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深切悼念华清集团原董事长——徐德龙校长,追思徐校长的丰功伟绩,激励我辈砥砺前行。

徐校长的一生是敢为人先、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一生,是初心不改、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一生,是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一生。

徐校长是我们华清集团的发起人、缔造者。华清集团成立至今,已走过了十六年的风雨历程。十六年来,徐校长一直心系集团发展,大力支持集团发展,密切关心着集团的发展,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言犹在耳。我们既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吃水不忘挖井人,华清集团取得今天的业绩,离不开徐校长呕心沥血的奉献。
 

一、徐校长,破解学校发展瓶颈,为政府分忧

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深刻变革,建大历史欠账较多,教育资源匮乏,经费捉襟见肘,人才大量流失,而当时原陕西钢厂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也逐渐衰败,企业经营举步维艰,1999年,不得不等待依法破产,成为当时全国第二大破产企业。徐校长为破解学校发展资源短缺的瓶颈,推动学校发展,毅然决定收购原陕西钢厂破产资产,由此,建大控股的华清集团应运而生。2002年10月26日,在徐校长主导下,华清集团经过三轮角逐,以2.3亿元成功竞拍收购了当时全国第二大破产企业——原陕西钢厂,开创了由一所高校控股的企业收购一个国有大型企业的先河,并接收了2500名原陕钢职工。

初进厂区,“蒿草一人高,野兔遍地跑”的景象随处可见,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徐校长带领创业者们将职工的安置和教育园区的启动放在首位。在不到半年多的时间里,努力盘活可用资产,相继投资恢复了冷拔材和钢丝的生产,新建了西安建科宝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同时,全面启动教育园区的改造建设,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基本完成了教学楼、图书馆、公寓和餐厅的改造建设,使2000余名学生踏入了新校园,首批接收职工也得以妥善安置。2004年,由华清集团作为唯一社会量举办方成立的华清学院随即诞生。现在,华清学院已从当年7个专业、招生不足千人发展到今天31个专业、在校生达9000多人的规模,并已位列全国独立院校第一梯队。

徐校长一系列举措,有效地稳定了收购初期时的混乱局面,为国家工业破产重组改革做出了突破性、示范性贡献,得到了政府、社会和职工的肯定和认可。十六年来,这里早已不见了衰败荒芜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朝气蓬勃的学子、安居乐业的业主和人心思稳的员工,区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二、徐校长,带领集团艰苦奋斗,心系员工

集团成立之初,百业待举,徐校长除了学校的工作、自身的科研教学任务外,还要考虑集团的工作与发展,当时徐校长的工作状态是“白天工作、晚上开会、没有节假日”,多少个无眠的夜晚就在研究论证方案、讨论解决问题中度过,夜以继日、披星戴月。我让办公室统计了一下仅仅是2002年11月一个月公司董事会召开了4次,大小会议召开了数十次。

徐校长多次强调要以妥善安置接收职工为大局。收购原陕钢后,最突出的问题是员工人心不稳,疑虑重重,更有的情绪激动,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不和谐不确定因素此起彼伏。摆在公司面前最棘手的问题是缺少资金,缺少项目,那些年,徐校长始终将接收职工的冷暖挂在心头,要求我们企业再困难也不能亏了员工,最大限度的安置接收职工,不断提高待遇,逢年过节坚持慰问和资助困难职工。徐校长曾讲,我们不但要妥善安置职工,还要鼓励、引导职工教育培养他们的子女成才,因而,多年来,集团一直对子女考取大学的职工给予一次性的奖励和补助。徐校长在企业初创期最困难的那些年里与集团员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没有让一个原陕钢职工再下岗,企业一步一步走向规范,一步一步走向繁荣。
 

三、徐校长,情感丰富,思虑深远,布局集团长远发展

徐校长情感丰富,对原陕钢历史传承极为关注;思虑深远,对谋取集团长远发展费尽心血。从集团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到原陕钢历史的传承,再到具体一个子公司的装备水平,无不高瞻远瞩,无不倾注了大量精力。

在2008年冷拔材公司迁建过程中,徐校长曾多次提出新厂的装备要瞄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要争取引进德国成型的先进设备,不能将就,只有用最好的设备才能做出最好的产品。在徐校长的指示下,冷拔材公司陆续投资了天然气退火炉、氮气保护井式炉、冷拔机、冷墩机以及精整等一系列设备,技术装备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优化了产品结构。

在土地变更为房地产开发用地过程中,徐校长实事求是,据理力争,圆满完成了用地性质变更,并带领公司果断启动了“华清学府城”房地产项目。形成了目前集团以房地产业务为主线,以建筑、新型建材和物业管理为链条的集群效应。可以说,启动房地产项目既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有效地缓解了集团财务压力;既是促进集团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维护来之不易的社会安定团结局面的政治需要,还奠定了今天集团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集团发展过程中,徐校长不忘传承陕钢的历史,常常讲到原陕钢的历史贡献及产业精神,提出能保留的工业遗存尽量保留,给后人留下一点工业记忆,还常给我们灌输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要开放办学,达到真正的产、学、研有机融合。目前,我们看到的1#、2#教学楼、图书馆、饮食服务中心、大齿轮等,以及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老钢厂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些都体现了徐校长对陕钢历史的尊重与产业精神的传承,徐校长还嘱咐设立了回顾陕钢历史的展馆。就连“老钢厂”这个名字也是徐校长起的,老钢厂从2014年落地实施至今,已成为西北地区创意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一张大学、大手笔的名片。

十年庆典时,徐校长亲笔为集团题下“敢于担当,不畏艰险”,现已凝练为我们华清集团的企业精神,2016年9月底所题的“莫忘初心,不辱使命,创新驱动,勇立潮头”将继续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华清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18家成员单位,创建了房地产业、教育文化业、制造业、服务业四个经营业务板块,努力融合高校资源优势与产业精神,已经成为主业突出、多业并举、特色鲜明的现代企业集团。取得的这些成绩离不开徐校长为我们华清集团呕心沥血、艰苦奋斗而奠定的坚实基础!

徐校长虽然走了,远离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永远不灭,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努力奋进!

永远怀念我们的徐校长!

 

 

2018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