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2018

-

08

道德之光在普通岗位上闪耀——饮食中心的故事

作者:

饮食中心 田瑶


我们小时候经常能听到这样一首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从那时起,我们在这首歌的耳濡目染下明白了捡到东西要归还的道理。千百年来,我们把“拾金不昧”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用各种形式的载体,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将其传承与发扬。在集团公司饮食中心就有这样一群美德的传承者。

我们小时候经常能听到这样一首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从那时起,我们在这首歌的耳濡目染下明白了捡到东西要归还的道理。千百年来,我们把“拾金不昧”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用各种形式的载体,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将其传承与发扬。在集团公司饮食中心就有这样一群美德的传承者。

她做为饮食中心学生二食堂的卫生班长,每天总是最早到岗最晚离岗的,无论刮风下雨,我们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作为企业员工她尽职尽责,而作为一个社会人,她更是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拾金不昧”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就是学生二食堂的卫生班长卜改茸。今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正在忙碌的卜班长看见餐桌上静静躺着一个黑色皮夹,她意识到又是哪个粗心的孩子丢失了钱包。卜班长毫不犹豫的收起钱包走向主任办公室。作为卫生班长,卜改茸已经不是第一次捡到东西了,她很有经验地说:“我要是看到而不管,万一被别人捡走了,孩子回来找不到,一定会更着急。直接放到失物招领处也不放心,我这手头活儿又放不下,还是交给主任最放心了。”说完腼腆地笑了笑。其实卜班长作为食堂卫生保洁人员多年,时常会捡到手机、身份证、银行卡、钱包、钥匙、首饰等等各类物品,每一次她都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寻找失主,就算一时没能找到失主,她也会将物品交给食堂主任,方便失主回头寻找。在卜班长捡到钱包的第二天,才有学生找到我办公室,说自己昨天在食堂遗失了钱包。当时我也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联系了食堂主任,觉得食堂人来人往,都过去一整天了,能找回的希望很渺茫,我甚至已经想好了如何安慰这位同学。但没想到在食堂主任那得到的回复是,昨天有个捡到的钱包,学生方便的话可以直接来认领。我转告给这位同学,他满心欢喜地飞奔过去了。当我随后赶到时,食堂主任已经在确认学生身份了,确认无误后,他将钱包交还给学生,并再三叮嘱学生要注意保管好。在这个过程中我没见到拾金不昧的卜班长,主任说已经表扬了卜班长拾金不昧的高尚行为。当我再见到卜班长说起这件事时,她却谦虚地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没什么好表扬的。”说完她又匆匆的干活去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饮食中心每天都有发生,故事的主角也不单单是卜改茸一个人,很多员工都遇到过类似的事,但在员工心中觉得这是非常正常和理所当然的事情。拾金不昧是一种精神,更是道德与品格的体现,这种精神和道德风尚,应该体现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而不仅仅是某个人身上。在普遍认为物欲横流、雷锋精神渐行渐远的今天,更应该提倡和弘扬主流价值观和高尚的精神风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饮食中心是各种设备长期运作的地方。设备的正常工作有赖于维修人员的精心养护。在饮食中心就有两位这样的维修师傅,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不论是爬高还是上低,不辞辛苦,风雨无阻。他们的身影每天出现在食堂的各种地方,不管是搭着梯子高空作业,还是在厨房的高温消毒设备旁,忙碌的背影就像不知疲倦似的。

这一天,食堂三楼楼道口的地砖起翘了,为了过往学生的安全,需要尽快维修。两位师傅冒着37度的高温,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掀起瓷砖,清洁干净后涂抹上玻璃胶,然后迅速将瓷砖严丝合缝的重新铺盖。阳光下,他们的汗水闪着光亮,一颗颗顺着黝黑的脸庞滴下……闷热的午后,他俩的身影又出现在食堂后厨的地沟旁。他们正忙着疏通排水管道,才没一会,整个衣衫都被汗水湿透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排水道终于通畅了。两位师傅完成任务,回到蒸笼般的休息室,静静坐下,端起桌上的大茶缸,一阵猛喝。也许过不了多久,又有其他故障需要他们去维修或排除。两位师傅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默默工作着。当我在采写饮食中心这些小故事的过程中,两位师傅委婉拒绝了我为他们拍照的请求,并让我不要写出他们的名字。

这就是饮食中心人朴实的情感和精神风尚,他们每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可是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这种平凡的奉献精神,同样闪耀着高尚与伟大的光芒。正是有了这些可敬可爱的饮食中心人,在集团公司十六年的发展历程中撑起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使得集团的业绩不断壮大发展,美丽的华清园区始终平安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