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19

-

12

奋斗五十载,发展志不移——西安建科冷拔材公司五十年创业发展史回眸

作者:

李发军、沙昕


西安建科冷拔材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原陕西钢厂冷拔车间,成立于1969年4月,迄今已有五十年的历史。

西安建科冷拔材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原陕西钢厂冷拔车间,成立于1969年4月,迄今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回顾建科冷拔材公司半个世纪一路风雨、坎坷前行的发展历程,它既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史,同时也为中国钢铁工业和军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艰苦创业,砥砺前行不懈发展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和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三线建设方针。1964年9月,当时的冶金部决定将大连钢厂的精密合金车间和特钢车间一分为二,内迁西北地区,在内地组建一个特殊金属制品厂,以填补内地没有特钢厂的空白。冶金部派人到西安多方调研与考察后,决定把搬迁厂址选在已经停产下马的西安钢铁厂原址上。

原西安钢铁厂是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号召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和“以钢为纲”大炼钢铁的大背景下,当时的陕西省委和西安市委为彻底打破西安没有钢铁工业的窘境,提出要在西安建立一个钢铁厂而建立的。经过建设者们两个多月的日夜苦战,克服了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原本需要一年多才能建成的西安钢厂一期工程,仅用了58天就竣工了。1958年10月8日,西安钢厂顺利炼出了第一炉钢。从此,西安结束了没有钢铁工业的历史。

但到了1961年,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大调整。中央提出了“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业八字方针,创办三年多的西安钢厂为适应国家新的发展全面停产下马。

当冶金部决定把大连钢厂部分车间搬迁到原西安钢厂旧址后,提出了“快迁、快建、快投产”的三快建设需求。广大建设者们就像当年建设西安钢厂一样,团结一致、大干苦干。经过10个月的艰苦奋斗,硬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怀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以及为国家钢铁工业及军工事业奉献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前两个月完成了搬迁任务,充分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也实现了冶金部提出的“当年搬迁、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奋斗目标,创造了中国钢铁工业搬迁史上的一个奇迹。随后,又在当年生产条件并不完备的情况下,于1965年10月25日,生产出陕西钢厂(当时代号“冶金部五二厂”)的第一吨特种钢丝,揭开了我国内地生产特种钢丝的序幕,也标志着西北地区生产特种钢丝的历史从此开始。

从1965年到1969年期间,陕西钢厂为实现钢坯材及盘条自给、解决没有炼钢、轧钢设施的被动局面,在先后使原西安钢厂遗留的轧钢、炼钢设备恢复生产的同时,落实冶金部1966年初“为进一步适应备战形势,在内地生产军工所需的重要金属材料——优质冷拉钢材”的要求,决定在陕西钢厂新建一个军用冷拔材生产车间。

1966年6月,冷拔车间破土动工。由于正值“文革”兴起,建设工程进度受到了严重影响。但在广大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冷拔车间于1968年12月建成,年设计生产能力一万吨。1969年4月冷拔车间正式投产。至此,陕钢厂冶金军工品种和供货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逐步形成规模。

冷拔车间在1969年到1999年的三十年间,成为陕西钢厂承担军工产品生产任务的重要车间之一。其主要产品有碳素结构钢、工具钢、合金结构钢、轴承钢、不锈钢、弹簧钢及各种异型钢材等。这三十年间,冷拔车间先后多次研发生产出国家急需的重要军工产品。仅1970年至1980年间,就为五个军工部门的11家单位研制了冷拔新产品24项,包括12个钢种、11个形状、17个规格。1970年研制的无缝钢管,1971年的炮弹引信定位刀,1978年07-615三项六角内圆柴油机上的重要零件,国产轰五飞机用的异型冷拔新材料及航炮缓冲扁弹簧和军用汽车异型弹簧钢丝等等。这多项军工项目的研发与生产,无不饱含着原陕钢人和冷拔车间技术人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汗水。为了能早日完成这些项目的研发,奋战在一线的工人、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创业、求实创新、争创一流、团结奋进”的陕钢精神,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排除重重困难,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圆满完成了各项研制与生产任务,为新时期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其中有些产品荣获了国家专利,个别产品还填补了国家军工产品的空白。

1992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钢铁工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形势下,军事工业由单一的军品生产开始转为为经济建设服务。冷拔车间同陕钢厂的大环境一样,在军工生产任务量逐渐下降的情况下,开始走民用品研发的发展之路。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初涉市场经济的冷拔车间,在市场的风雨中饱尝了酸甜苦辣,历经坎坷后终于摸索出了自己的生存之路。在短短两三年内,冷拔车间先后研制开发了轴承扁钢、异型轴承滚针、五齿长轴等系列新品以及油泵嘴等新产品。同时,通过不懈努力,在1994年前后,冷拔生产的不锈钢水泵轴和S7耐冲击工具钢等7、8项新产品远销海外,出口到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等地。出口沙特的产品一直延续至今。在为自己赢得用户、赢得市场的同时,冷拔车间成为当时陕钢厂积极探索市场之路的一支“先头部队”,为陕钢走向市场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当时冷拔车间的事迹登上了《中国冶金报》。

1997年到1999年,陕钢厂的生产经营出现了严重困难。全国特钢市场产能过剩,在陕钢厂部分设备老化且不配套,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诸多因素的导致下,1999年1月,陕钢厂全面停产。停产后的冷拔车间因产品一直有销路、有市场,得以继续维持生产和经营。2002年陕西钢厂政策性破产后,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单位成立了西安建大科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5月更名为西安华清科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司通过竞拍收购了当时政策性破产处置的原陕西钢厂资产,由此开启了华清集团艰苦奋斗、开拓成长的创业之路。

2003年3月,华清集团在原陕钢厂冷拔车间的基础上,投资整合成立了集团第一家工业子公司——西安建科冷拔材有限责任公司,也是华清集团首批投资启动的三家子公司之一。重新整合组建后的冷拔材公司绝地重生、重振精神,坚定发展信念,在延续生产原陕西钢厂部分产品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概念上的八大钢种,减少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量,大力研发新产品。2005年前后,成功自主研发出扁锚专用冷拉方钢,替代了传统的机加工产品,目前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冷拔材公司生产的链条钢丝和水泵轴冷拔材分别被授予国家银质奖章和陕西省名牌产品的称号。2006年后冷拔材公司为达到技术升级、提升质量、增长效益,实现进一步发展,在不断改造、淘汰老旧设备的同时,不断增添各种新设备,为产品的升级换代、新产品的研发打牢设备基础。经过17年的发展和努力奋斗,冷拔材公司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碳结、合结钢为基础,轴承钢为主导,锚具方钢为重点的产业态。公司目前已成为西北地区生产装备、产品规格、型号较为齐全,产能较大的冷拔材生产企业。

 

加强党建,助推企业开创新篇

 

建科冷拔材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党建也是生产力”的意识。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发展观的教育,将党的先进性融入到企业各项具体工作中,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优势。结合企业发展,不断丰富党建内涵,按企业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使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壮大中真正起到和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在冷拔材公司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有过两次组织全体干部员工开展“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走出困境”和“命运共同体”的大讨论。大讨论对企业走出困境,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1992年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冷拔的生产经营陷入了困境。长期在旧体制下生存的冷拔像一柄又老又钝的钢刀,既砍不断旧羁绊的锁链,又磨不利新观念的锋芒。计划经济时期,“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为摆脱困境、闯出市场、寻求生路,车间党支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走出困境”的大讨论。大讨论统一了职工的思想,大家决心靠自己的力量,在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生路。当时,在冷拔车间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过去是要我干,现在是我要干”。1992年下半年,冷拔车间发动党员和骨干力量,开始四处“找米下锅”。他们派出人到处参加行业会议,用摆地摊的方式散发和张贴手写的广告,自己介绍产品,招揽客户,扩大影响。当时,仅有一墙之隔的东方厂所用的轴承扁钢,一直是在上海订货,费用较高。当他们听到陕钢厂也能生产这种扁钢时,立即过来联系订货。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拼搏,冷拔车间终于走向市场,打开了产品销路,还把自己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当时,要是没有冷拔车间这样一个团结奋进、富有市场意识的领导班子和一批以党员、生产骨干为支柱的团队,带领全体职工闯市场、求生路,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冷拔材公司。

2009年,按华清集团战略发展需要,冷拔材公司搬迁到西安经济开发区泾渭工业园区。当时正值全球及国内钢铁行业处于严重动荡状态,许多大型钢厂出现大幅亏损,冷拔材公司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困局,公司党支部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时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关于“命运共同体”的大讨论教育活动,使员工认识到企业的生存就是自己的生存,自己的理想和命运是与企业的存亡息息相关的。通过讨论,鼓励大家团结一心、统一认识,树立大局意识,坚定发展信念,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共渡难关。为了开拓市场,扩大用户,公司销售部几名业务员不分春夏秋冬、没有节假日,常年奔波在外找客户,无怨无悔的全力推荐产品。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公司依靠原有技术力量和丰富经验,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更新优化生产设备,购进了夹片机、铆钉机、套筒机等设备,改造翻新了天然气井式炉,大力研发新产品,发展延伸产品,丰富了产品结构,填补了市场空缺。经过几年的顽强拼搏,公司终于走出困境。2017年产值翻一番,2018年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销售产量从2008年的9680吨,上升到2018年的18523吨。

十余年来,建科冷拔材公司在推动党的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上,要求领导班子坚决做到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党支部通过扎实推进“创先争优”和“党员示范岗”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冷拔材党支部2016年被华清集团党委推荐参加“陕西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的评选活动。

 

初心不改,改革创新再启征程

 

从2003年至今,华清集团在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的征程上走过了17个年头。华清人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企业精神引领下,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创建了房地产开发、教育业、制造业、服务业四大经营业务板块,集团从稚嫩走向成熟,从羸弱逐步走向强大,从百废待兴逐步走向硕果累累。

西安建科冷拔材公司作为华清集团18家成员单位中的一员,在五十年的成长发展历程中也深刻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而决胜未来的关键在于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改革发展。要始终保持和扩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

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冷拔材公司在2017年底,同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重型汽车高强度紧固件专业生产厂家——陕汽集团陕西方圆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陕汽方圆公司成为冷拔材公司最大的合作客户,月均供货量1500吨,占冷拔材公司总销量的60%。
其实,冷拔材公司与汽车工业的缘分,还要追溯到1995年前后。当时的冷拔车间主任从一份国内汽车配件杂志上看到有关“九五”期间国产汽车行业自给率的信息中得到启发,意识到汽车配件的钢材前景向好。于是,领导班子立即开会决定多方探寻,向国内的300多家汽车配件厂发去了调查表和自己的产品介绍书,以超前的眼光寻找客户。也正是有了这种超前谋划的意识,才能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冷拔材公司将继续秉承“以诚信促发展,以和谐铸辉煌”的价值理念和“团结、拼搏、创新、发展”的冷拔精神,紧紧围绕陕西省把“汽车工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及“深链、强链、补链、扩链”的政策导向,坚定“冷拔材+延伸产品+钢材贸易”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在稳定冷拔材主营业务的同时,重点突出延伸产品及关联产品业务的拓展,丰富盈利模式,拓宽盈利渠道,以精线为主导,将已稳固占领市场、产量占80%的精线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拓展高利润冷镦延伸产品,逐步淘汰批量小、利润低的棒材产品,巩固已形成批量定向供应的冷镦滚动体、夹片等产品。2019年,公司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投资了一条目前本地市场暂时没有但市场需求量又极大的全自动磷化生产线,用于冷镦产品的磷化作业,同时又能承接外来产品加工,为公司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年6月,按华清集团和冷拔材公司的发展需要,与陕汽方圆标准件公司共同合资成立了方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将为加速陕西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产品支持和保障。

在澎湃的改革创新浪潮中,华清集团同西安建科冷拔材公司已展现出改中向好、改中向进的良好趋势。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美好的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奋斗的故事永不褪色,若干年后,当你再次翻开西安建科冷拔材公司的发展史,相信你依然能感受到改革汇聚起的磅礴之力,体会到那如烈火般滚烫的热血豪情。